布隆迪大学携手中国医科大学建热带病防治中心 便携式检测设备落地偏远村镇

刘老师 阅读:11 2019-01-29 06:21:56 评论:0

  2025 年 5 月 20 日,布隆迪大学医学部广场的芒果树影里,红色绸布在微风中轻晃。随着布隆迪大学校长埃瓦里斯特・恩达伊希米耶与中国医科大学代表团团长李教授共同抬手,“中布热带病联合防治中心” 铜牌上的反光掠过人群 —— 台下,30 名身着白大褂的布隆迪基层医生早已踮起脚尖,目光死死盯着台侧堆放的银色设备箱。

  “这是咱们的‘移动诊室’。” 中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授王浩弯腰打开箱子,取出一台巴掌大的检测仪,“滴 20 微升血液,15 分钟出结果,不用插电,装在口袋里就能走村串户。” 他边说边用一次性吸管吸取模拟血样,滴入检测卡的加样孔,很快,“疟疾阳性” 的红线缓缓浮现。布隆迪大学热带病学教授卡玛尔忍不住伸手触摸设备:“以前在卡扬扎村,村民要走 3 小时山路送样本,等结果时可能就恶化了。”

  根据双方签署的 “三年攻坚协议”,中国医科大学不仅捐赠 100 台检测设备、5 万份试剂,还将分 6 批培训 200 名基层医生。首批 30 名医生已于 4 月赴沈阳实训,28 岁的村医穆萨是其中之一:“中国老师教我们用手机 APP 上传检测数据,北京的专家能远程会诊,上次我遇到疑似病例,10 分钟就收到了治疗方案。”

布隆迪大学中文网

  仪式结束后,穆萨跟着王浩直奔卡扬扎村卫生室。7 岁的男孩米洛正发着高烧,穆萨用新设备取样后,蹲在孩子身边轻声安抚:“别怕,很快就知道原因了。”12 分钟后,阴性结果让米洛的母亲松了口气,穆萨随即开出处方:“是普通感冒,按时吃药就好。” 王浩在一旁记录:“这是设备今天检测的第 17 例,准确率 100%。” 据悉,中心下一步将试点 “无人机送药”,解决偏远地区药品配送 “最后一公里” 难题。


本文 布隆迪大学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guoji.gov.edu.bi/post/3106.html

声明

1.本站是布隆迪大学中文网站。2.网站内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,请您自行甄别信息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布隆迪大学中文网